
馬長懷,男,53歲,中共黨員,1998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和平分局勸業場派出所社區警務一隊一級警長,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,受到嘉獎7次,被評為“天津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”。
1998年,馬長懷大學畢業后如愿成為一名人民警察,2006年開始從事社區警務工作,這一干便是18年。近年來,他走遍了轄區每一家、每一戶,還與70多位獨居老人、困難戶,40多低保戶建立起如家人般的親情,“實誠老馬”的名聲也在居民中傳開,他們遇到問題,也都第一時間找到馬長懷。轄區內一“特殊家庭”,因女兒患病、年代久遠相關證據缺失,外孫始終無法辦理戶口,老馬多方奔走解決了孩子戶口問題;患小腦萎縮的邵姨這幾天沒來警務室,老馬趕緊跑到家里確認她安然無事......近年來,馬長懷將主動警務、移動警務深入運用到社區管理中,凡涉及自己責任區的警情,他第一時間和社區通報,并和網格員一起進行回訪、登記;通過社區微信群和電話溝通,及時了解居民困難和矛盾糾紛,與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。
冷國利,男,51歲,中共黨員,1994年3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河北分局寧園街派出所案件辦理隊一級警長,曾受到嘉獎9次,被評為天津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。
2019年,46歲的冷國利調任公安河北分局寧園街派出所。他說工作崗位變了,但是離老百姓也更近了。作為案件辦理隊探長,5年來,冷國利辦理各類案件500余起,抓獲各類嫌疑人50余名。他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,熟練應用大數據支撐破案,成為一名會用“大數據”的老民警。現在大家都用朋友圈記錄生活,而他選擇用警務通記錄工作。4小時抓獲盜竊輪胎的嫌疑人;一個月內連續2次救下因家庭矛盾想要輕生的14歲初中女生;在沒有線索的情況下,通過一張“外賣單”找到一對夫妻丟失的手機;奔赴外地連續工作26小時抓獲利用小卡片招嫖的嫌疑人。一樁樁一件件,事雖小,卻包含著大平安。他通過點點滴滴的行動,贏得群眾口碑,守護一方平安。
朱立榮,男,37歲,中共黨員,2014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南開分局長虹派出所案件辦理隊一級警長,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,受到嘉獎6次。
作為案件辦理隊的警長,朱立榮熟練掌握運用科技信息化手段辦案,每當案件偵破陷入僵局時,他總能獨辟蹊徑打開案件突破口。今年春節,南開區一金屬材料銷售市場的多家商鋪報警反映鋼材被盜。他利用大數據開展綜合分析、多維度研判,僅用13個小時便將嫌疑人抓獲,并找回全部被盜鋼材。近年來,憑借豐富的辦案經驗,朱立榮共偵破各類刑事、治安案件570余起,抓獲嫌疑人450余名,為群眾追贓挽損500余萬元。去年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中,為確保轄區治安穩定,他每日凌晨三四點鐘到轄區開展夜控蹲守,在下班高峰時段到超市、菜市場等地區開展反扒工作。經過一個多月的辛勤付出,朱立榮帶領警組先后抓獲嫌疑人9名,破獲案件40余起。
杜佳蕓,女,32歲,中共黨員,2018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紅橋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,曾受到嘉獎2次,榮獲紅橋區五一勞動獎章。
2021年1月,杜佳蕓加入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成為了一名女刑警。當年3月,在對一起案件研判過程中,她發現嫌疑人使用化名,善于偽裝。嘗試各種偵查方向屢屢碰壁,一時間案件偵破陷入僵局。她經過反復分析,一條轉賬IP引起了她的注意,隨后她對IP追蹤、破解,最終成功抓獲嫌疑人13名,收繳銀行卡三件套80余套,徹底斬斷一條販賣銀行卡鏈條。2022年6月,分局接到一條電詐線索,杜佳蕓立即對大量視頻追蹤比對、開展數據分析,掌握了犯罪團伙的基本情況。隨后,分局統一收網,抓獲嫌疑人13名,查獲涉案手機10余部,銀行卡10余張。經查證,該團伙收售的銀行卡涉及全國20余起案件,涉案金額高達900余萬元。近年來,杜佳蕓致力于新型網絡犯罪案件研究,奔赴多個省市打掉犯罪團伙10余個,搗毀窩點20余個,抓獲嫌疑人370余名,以巾幗不讓須眉的堅韌打擊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。
劉世路,男,59歲,中共黨員,1985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東麗分局豐年村派出所社區警務隊一級高級警長,曾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,受到嘉獎11次。
從警38年,劉世路先后在軍糧城派出所、分局看守所、內保支隊工作。2022年9月,劉世路主動請纓擔負起派出所社區警務工作。一年多來,他秉承“矛盾格中調、風險格中控、服務格中優”的工作理念,讓警務室成為社區群眾“愿意來、坐得住、敞開說”的地方。2023年7月中旬,他發現管轄的小區有居民反映“停車難”問題,隨即協調聯動相關部門,共同商討方案,優化停車管理,解決了小區的停車矛盾。他聚焦社區矛盾“小、多、難、雜、繁”的特點,開展“靶向式”重點排查,確保矛盾糾紛早發現、早介入、早化解,年內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03起,化解率達100%。日常工作中,他充分發揚“以老帶新”的優良傳統,同青年民警一起走街串戶宣傳防范,排查消除安全隱患,有效阻止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60起。他還面對面講授警情處置流程、群眾溝通技巧、案件偵辦要點,在日常警務工作點滴中,身體力行向青年民警傳授著技能與經驗、傳遞著關懷與責任,更傳承著忠誠與擔當。
王磊,男,41歲,中共黨員,2004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津南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四大隊警務技術二級主管,曾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,受到嘉獎13次,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,被評為市公安局、公安津南分局優秀共產黨員、市公安局優秀刑事技術民警。
參加公安工作20年來,王磊始終奮戰在刑事技術領域,潛心鉆研業務、練就過硬本領,是物證、痕跡方面的行家里手。2011年1月,在勘查一起殺人搶劫案現場時,他通過100余個物證還原了作案過程,并從卷簾門縫隙處提取一滴血跡,鎖定兇犯身份。2023年1月,津南區接連發生盜竊別墅案件,他循線追蹤,在現場一點多公里外的荒地找到一個水瓶,通過提取檢驗水瓶上的DNA鎖定嫌疑人,追回價值數十萬元的被盜物品。多年來,他累計勘查各類現場5000余個,檢驗痕跡物證1.1萬件,參與偵破處置重大案事件800余起。2023年11月,王磊代表市公安局參加第三屆全國刑事技術技能大賽。比賽中,他克服高燒的不利影響,咬緊牙關、全力以赴,與全國160名選手同臺競技,獲得傳統案件現場勘查項目第一名,并與隊友密切協作、技壓群雄,斬獲大賽唯一的團體一等獎。
王濤,男,36歲,中共黨員,2016年1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北辰分局打擊犯罪偵查支隊八大隊二級警長,曾榮立三等功1次,受到嘉獎2次。
王濤善于學習,深度應用公安大數據,總結提煉出多種案件偵辦技戰法,為偵破涉黑涉惡案件、逃犯抓捕等提供作戰支撐,成為同事眼中的“指南針”“千里眼”。2023年,王濤運用大數據,累計研判案事件線索6500余條,協助抓獲嫌疑人800余名,打掉團伙50余個,反詐預警勸阻1000余人,協助抓獲逃犯100余名。特別是他靈活運用技戰法,破獲了系列入室盜竊案件,抓獲嫌疑人1名,串并案4起;將逃竄近3年的涉黑涉惡團伙首犯抓獲歸案;協助辦案單位歷時2小時38分快破搶奪金店案。由于戰績突出,他代表分局參加市公安局比武大賽,分別獲得2022年市公安局情報研判比武個人賽和2023年市公安局“百優技戰法”評比第二名。在上大學期間,王濤堅強面對家庭困難,申請了助學貸款,堅持邊上學、邊打工,最終完成學業。從警后,他主動回報社會,連續4年志愿無償獻血,同時積極參與愛心助學,長期資助一名單親困難學生,為其夢想助力。
張寶麗,女,38歲,中共黨員,2008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公安寶坻分局鈺華派出所社區警務隊二級警長,曾榮立個人二等功、三等功各1次,受到嘉獎2次,被評為天津市政法系統人民滿意的政法干警、寶坻區三八紅旗手,榮獲寶坻區五一勞動獎章。
張寶麗踐行楓橋經驗,創新多元調解機制,開展“警官+法官”普法宣傳和矛盾糾紛化解;根據警情發案規律組織開展預防性巡邏檢查,消除風險隱患,壓降警情發案。今年以來,轄區警情同比下降10.2%,刑事發案率同比下降50%;化解矛盾糾紛37件,化解率達100%。聚焦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張寶麗制定“321”工作標準,即“三個規定動作、兩句家常嘮叨、一個暖心微笑”,妥善解決管道漏水無人賠償、老舊小區停車位少、公共綠化帶權屬不清等問題30余件,被群眾親切稱為“親閨女”。她經常利用晚上業余時間到轄區居民家中談心走訪,疏導群眾心結、講解反詐知識、解答疑難問題,她用真心為群眾排憂解難,贏得了轄區群眾稱贊。
連捷,女,34歲,中共黨員,2013年3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河西交警支隊東風里大隊二級警長,曾榮立個人二等功、三等功各1次,受到嘉獎5次,被評為河西區“三八紅旗手”。
作為基層警長,連捷積極帶領警區女警深入友誼路街13個社區、62個小區,與社區居委會、派出所聯勤聯動,開展“一盔一帶”“零酒駕社區創建”“嚴防電信網絡詐騙”等普法宣傳,架起交管部門和群眾之間的“連心橋”。今年以來,先后入社區、入校園開展宣傳活動20余次,發放宣傳物品300余份,覆蓋群眾1000余人次。2023年4月,連捷被診斷為小細胞肺癌。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,她沒有被擊垮,開始了一場與病魔和時間的“賽跑”。她把工作當作治病“良藥”,每日堅持上路執勤,在住院治療間隙也時刻關注警區的工作。雖然帽檐下的頭發因化療日漸稀疏,但她仍憑借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頭,扎實完成好每一次安保任務。為充分發揮青年突擊隊作用,連捷帶領女警積極參與轄區街道的志愿服務活動,定期深入社區困難群眾家中走訪慰問。去年3月,警區與天津市兒童福利院建立了幫扶聯系,每月捐贈1000元左右的物資,并定期開展志愿服務,為福利院的孩子們帶去更多溫暖。
劉興銳,男,36歲,中共黨員,2010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,現任市公安局特警總隊四支隊三大隊警務技術二級主管,曾榮立三等功1次,受到嘉獎4次,榮獲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,被評為市公安局優秀公安青年。
劉興銳畢業于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警犬技術系,從警14年來,他幾乎與犬為伴,每天5、6點鐘帶領警犬訓練。在一次訓練中,他不慎受傷,右手拇指的肌腱和神經全部斷裂,被評定為9級傷殘,但他仍放不下“戰友”,承擔起全隊50余頭犬“犬醫”的職責,幫助警犬從“業務小白”成長為搜爆追蹤的“尖刀力量”。工作中,他善于思考、鉆研技術,成功研發激光指引警犬搜爆技術。由他發起的遠距離指揮警犬甄別可疑爆炸物技術、特警警犬技戰法及犬類視覺的基礎學科研究,受到了專家的肯定,多次受邀演講。2022年11月,劉興銳被確診為“胰腺占位性病變”,經醫院診治論證,無法手術,需長期服用藥物。盡管如此,他仍沒有停下創新研發的腳步,專注研發安檢人工智能輔助系統,并于今年4月在《中國公共安全》雜志上刊發相關論文。他用堅毅和專注與時間賽跑、與病魔抗爭,為賦能警務實戰貢獻著光和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