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一場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助力外籍友人深度融入中國生活的文化盛事——“中國好+”移民融入、文化感知系列活動啟幕。
此次活動由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主辦,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與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相關部門共同參與。旨在搭建一座中外人員暢達交流的橋梁,全力塑造開放包容、友好親切的新型移民融入服務環境。
3月27日,“中國好+”系列活動——非遺中華瓷器文化體驗留學生專場,在古色古香、充滿藝術氛圍的觀照軒瓷器工坊舉辦。當日,來自7個國家的20余位外國友人齊聚于此,投入陳氏制瓷(手繪)技藝的沉浸式體驗之旅,盡情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。活動現場,外國友人們圍在講解老師身邊,專注地聆聽著瓷器從泥土到藝術珍品的千年演變故事,不時發出陣陣驚嘆。
在實踐環節,外國友人們迫不及待地拿起畫筆,在泥坯上大展身手,有的繪畫出天津的地標,有的勾勒出充滿異域風情的動植物圖案,每一筆都飽含著對中國文化的敬意與熱愛,體驗著從泥坯到瓷器的神奇轉變過程。
天津大學阿塞拜疆籍留學生RAVANOV ELDAR,滿臉興奮地說:“我今天了解了泥土在烈火中重生,變成生活中精美實用的器具,這簡直太神奇了!我聽說中國人早在千百年前就掌握了這門神奇的技術,還能在瓷器上繪制出美輪美奐的畫作,賦予它全新的靈魂。中國文化就像一本深邃的書,每一頁都寫滿了智慧,我徹底被它深厚的底蘊折服。”
南開大學塔吉克斯坦籍留學生SULEIMANOV UMAR,此時的他手中捧著自己剛剛完成的瓷杯,眼中滿是自豪與喜悅:“真的特別感謝能有這次難得的機會體驗中國非遺文化。今天我親手制作的這個瓷杯,它可不只是一件普通的瓷器,是我在中國留學這段美好時光的珍貴記憶載體。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,我深刻體會到,這看似簡單的制瓷工藝,背后蘊含著多少古人的智慧與心血,真的太讓人佩服了。等我回去,一定要把這段奇妙的經歷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,講給家鄉的親人和朋友們聽。”
天津外國語大學葡萄牙籍留學生DA SILVA DIAS PATRíCIA ALEXANDRA通過視頻和國外的家人朋友分享體驗感受,她在瓷杯上繪制的圖案加入了一些家鄉的特色元素進去。她說:“期待能看到它燒制成型的樣子,我要把我親手制作的中國禮物帶給家人。”
南開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王紅廠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:“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精心策劃組織的這次活動,意義非凡。它不僅生動地向留學生們展示了中國制瓷技藝跨越千年的輝煌歷史,更是一場中外文化親密交融的生動實踐。希望同學們在努力學好中文和專業知識的同時,能像今天這樣,不斷深入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邃精髓。也期待大家能把在中國的這段時光,當作人生中一段寶貴的旅程,將自身的成長與中國的發展緊密相連,把中國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。”
據了解,在接下來的一年里,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總隊還將聯合相關部門,圍繞法律法規普及、文化感知體驗、移民融入服務等多元主題,持續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“中國好+”活動,進一步點亮在津外籍人員的文化生活,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融合,為天津國際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,讓天津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。